某公司基于BSC的部门绩效指标分解
作者:薪酬报告网 | 发布时间:2024-12-17某公司基于BSC的部门绩效指标分解
一、BSC(平衡计分卡)原理和整体战略地图
财务 | |
在财务方面我们向展示什么 | |
顾客 | |
我们在客户眼里的表现如何 | |
内部流程 | |
为了股东和顾客满意,我们要把那些关键业务流程作的更好 | |
学习与成长 | |
为达到业绩指标我们学习掌握什么 | |
财务角度 |
| 销售增长 | 保证利润 | 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| 降低成本 | ||||||
顾客角度 | 顾客满意 | 品牌建设 | |||||||||
内部流程角度 | 新产品研发 | 提高质量 | 基础管理 | 企业文化建设 | 渠道建设 | ||||||
学习与成长角度 | 员工培训 | 人才队伍建设 | 绩效管理 | 员工满意 |
二、战略指标解释
战略主题 | 战略主题解释 | 具体目标 |
保证利润 | 完成公司产品利润目标 | |
降低成本 | 通过采购成本、管理费用、销售费用的持平和改造,实现公司整体成本的降低 | |
提高资产运营 效率 | 加大资金管理力度,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| |
销售增长 | 1、产品销售带来的销售增长;2、回款;3、呆坏账的控制;4、大客户的维持 | |
顾客满意 | 包括客户及经销商满意度。1、建立客户档案管理体系;2、提高客服质量;3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,处理客户投诉;4、客户回访 | |
品牌建设 | 完成品牌建设规划 | |
新产品开发 | 完成新产品开发计划 | |
提高质量 | 持续推进和实施质量体系,强化质量管理 | |
基础管理 | 建立健全企业制度、流程体系,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| |
渠道建设 | 完成渠道建设规划,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,不断开拓渠道 | |
企业文化建设 | 规划并逐步建立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| |
员工培训 | 1、完善培训课程体系,加强培训计分管理;2、加强员工技能培养 | |
人才队伍建设 | 1、建立晋升体系及任职资格体系;2、加强核心员工管理;3、销售队伍的招聘和优化 | |
绩效管理 | 建立并固化考核模式,完善考核体系,规范考核流程 | |
员工满意 | 1、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;2、对管理弱项提出改进措施,并保证落实和实施 |
三、各部门战略指标分配
角度 | 部门 | 行政部 | 人力资源部 | 财务部 | IT部 | 证券投资部 | 质量 管理部 | 内审部 | 生产 保障部 | 研发中心 | 产品中心 | 国内销 售中心 |
主题 | ||||||||||||
财务 | 降低成本 | 1 | ||||||||||
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| 1 | 1 | ||||||||||
销售增长 | 1 | |||||||||||
顾客 | 顾客满意 | 1 | ||||||||||
品牌建设 | 1 | 1 | ||||||||||
内部 流程 | 新产品开发 | 1 | 1 | |||||||||
提高质量 | 1 | 1 | 1 | |||||||||
基础管理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|
渠道建设 | 1 | |||||||||||
企业文化建设 | 1 | 1 | ||||||||||
学习与成长 | 员工培训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
人才队伍建设 | 1 | 1 | 1 | |||||||||
绩效管理 | 1 | |||||||||||
员工满意 | 1 | |||||||||||
目标小计 | 4 | 5 | 4 | 2 | 2 | 3 | 2 | 3 | 5 | 5 | 7 |
四、战略指标的具体化分解
战略主题 | 关键绩效指标 | 关键成功因素 | 关键绩效指标 | 关键成功因素 | 关键绩效指标 |
保证利润 | 利润率 人均利润率 | 增加销售收入 | 销售额 | 来自客户的销售收入 | 来自渠道线的销售收入 |
来自大客户的销售收入 | |||||
来自行业线的销售收入 | |||||
来自产品的销售收入 | 来自核心产品的销售收入 | ||||
来自新产品的销售收入 | |||||
提高市场份额 | 来自老客户的销售收入 | ||||
来自新客户的销售收入 | |||||
提高资产运营 效率 | 加速资产利用率 | 库存周转率 | |||
应付账款周转率 | |||||
应收账款周转率 | |||||
总资产周转率 | |||||
固定资产周转率 | |||||
降低成本 | 费用率 | 控制和降低人员成本 | 人员成本增长率 | ||
控制与降低销售费用 | 销售费用率 | ||||
控制与降低物流成本 | 物流成本率 | ||||
控制与降低研发成本 | 项目研发费用率 | ||||
研发费用增长率与毛利率增长之比 | |||||
控制与降低维修服务成本 | 维修服务费用率 | ||||
加强预算管理 | 预算制定、调整按时开展和完成率 | ||||
实际费用与预算的差异 | |||||
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| 应收账款逾期率 | ||||
应收账款回款期 | |||||
逾期3年以上应收账款比率 | |||||
坏账率 | |||||
增加客户价值 | 提高客户满意度 | 客户满意度 | 提高用户满意度 | 售后服务质量满意度 | |
产品质量满意度 | |||||
产品到货的及时性 | |||||
售后服务回访的及时性 | |||||
对客户需求响应的及时性 | |||||
降低投诉 | 对产品质量的投诉次数 | ||||
对服务质量的投诉次数 | |||||
建立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 | 品牌认知度 | 提高市场活动有效性 | 市场活动参加的比率 | ||
市场活动效果评估 | |||||
行业信息收集的及时性 | |||||
行业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| |||||
市场调研的质量 | |||||
著名品牌、专利申报 | 国家、省、市各类投资申报效果 | ||||
知识产权申报的及时性 | |||||
品牌申报成功率 | |||||
提高内部运营效率 | 新产品研发 | 新产品研发 | 新产品开发数量 | ||
新产品开发周期 | |||||
专利数量 | |||||
研发目标达成率 | |||||
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| 需求分析的准确性 | ||||
计划偏差率 | |||||
产品上市周期 | |||||
渠道建设 | 经销商管理体系的执行效果 | ||||
提高质量 | 提高研发质量 | 产品重大缺陷数 | |||
产品生命周期 | |||||
研发质量的投诉 | |||||
提高产品生产质量 | 开箱不良率 | ||||
产品生产质量的投诉 | |||||
加强质量管理监管力度 | 质量体系的完善性 | ||||
质量检查的效果 | |||||
质量检查的及时性 | |||||
分析报告的有效性 | |||||
基础管理 | 制度、流程的完善性、执行力度 | 制度的完善性 | |||
制度的推广及时性 | |||||
制度、流程执行的符合度 | |||||
提高职能管理水平 | 职能部门服务满意度 | ||||
档案管理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|||||
提高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性 | 人员规划开展的及时性 | ||||
实际人数与定编人数的差异 | |||||
薪酬体系的完善性 | |||||
招聘平均天数 | |||||
招聘成功率 | |||||
各项工作的及时性 | |||||
各项工作的准确性 | |||||
提高财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| 财务工作开展的及时性 | ||||
财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| |||||
提高信息技术服务的有效性 | 软硬件系统事故次数 | ||||
软硬件系统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| |||||
信息安全管理的及时性 | |||||
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率 | |||||
固定资产管理 | 定期盘点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||||
资产与账务的符合度 | |||||
加强各类档案管理 | 档案存档的及时性 | ||||
档案的完善性 | |||||
提高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| 客户档案的完备率 | ||||
服务的规范性 | |||||
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| 项目按时达成率 | ||||
项目质量合格率 | |||||
项目预算达成率 | |||||
内审工作的质量 | 内审报告的质量 | ||||
内审计划按时开展的比率 | |||||
内审报告的及时性 | |||||
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| 采购的及时性 | ||||
采购质量检验合格率 | |||||
采购成本降低的比率 | |||||
库存控制的合理性 | |||||
供应商档案完善性 | |||||
库存盘点符合率 | |||||
采购订单执行率 | |||||
运输过程产品损坏率 | |||||
企业文化建设 | 积极建设企业文化 | 刊物发行的及时性 | |||
各类公司活动组织的效果 | |||||
提高员工技能和满意度 | 员工培训 | 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升 | |||
培训课程体系建立 | 课程体系建立的完成时间 | ||||
内部讲师的培养 | |||||
培训积分 | 培训积分完成率 | ||||
培训的组织 | 培训满意度 | ||||
人才队伍建设 | 员工晋升体系的建立 | 晋升制度的制定 | |||
晋升课程体系的建立 | |||||
晋升体系的执行 | |||||
人才储备达成率 | |||||
核心员工管理 | 核心员工访谈开展的及时性 | ||||
核心员工访谈报告的及时性 | |||||
核心员工离职率 | |||||
绩效管理 | 绩效体系的建立完善 | 考核体系的建立 | |||
绩效考核的推行 | 考核完成比率 | ||||
员工满意 | 员工满意度调查 | 满意度调查开展的及时性 | |||
满意度调查报告的及时性 |
红色表示重要或核心指标
五、各部门指标库
部门 | 类别 | 编号 | 考核指标 | 定义/公式/说明 | 单位 | 数据来源 |
人力资源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人工成本增长率 | [(本年工资福利支出-上年工资福利支出)/上年工资福利支出]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招聘费用预算达成率 | (实际发生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4 | 培训费用预算达成率 | (实际发生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客户类 | 5 | 员工满意度 |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内部流程 | 6 | 培训计划完成率 | (实际培训课时/计划培训课时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7 | 员工培训满意率 | 根据《满意度调查表》计算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8 | 招聘计划完成率 | (实际招聘人数/计划招聘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9 | 空缺职位招聘周期 | 所有岗位招聘天数/招聘岗位数 | 天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0 | 试用期员工被动离职率 | (试用期内被动离职人数/试用期员工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1 | 人员编制控制率 | (实际人数/计划编制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2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3 | 核心员工离职率 | (核心员工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4 | 劳动合同签定率 | (已签定劳动合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5 | 人事工作办理的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6 | 工资发放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7 | 员工绩效考核的比例 | (实际考核人数/应考核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8 | 绩效申诉处理的及时性 | 按照延期次数计算 | 次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9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人力资源部 | ||
20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21 | 制度体系等的建立、完善 | 按照计划进行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学习与发展 | 22 | 培训积分完成率 | (实际完成积分/计划完成积分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财务部 | 财务类 | 1 | 总资产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总资产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应收账款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应收账款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应付账款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应付账款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4 | 库存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库存 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5 | 固定资产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净额/固定资产平均净值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6 | 利润总额完成率 | (实际完成利润总额/计划利润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7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8 | 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率 | (采购费用/总成本 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运营类 | 9 | 会计核算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
10 | 会计报表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1 | 成本核算差错率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2 | 会计凭证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3 | 成本分析的及时性 | 按照延迟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4 | 现金帐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5 | 固定资产财务报表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6 | 税务核算及申报完成及时性 | 按照延迟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7 | 财务及税务报表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8 | 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明细帐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19 |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的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20 | 费用报表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21 | 费用明细台帐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22 | 会计凭证编制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23 | 人员编制控制率 | (实际人数/计划编制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24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人力资源部 | ||
25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客户类 | 26 | 员工满意度 |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学习发展类 | 27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28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小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
总务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项目预算准确率 | (实际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运营类 | 3 | 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
4 | 后勤管理工作重大差错次数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5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财务部 | ||
6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财务部 | |||
客户类 | 7 | 员工满意度 |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学习发展类 | 8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9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小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
项目外联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项目申报完成率 | (实际申报到的金额/计划申报金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运营类 | 3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项目外联部 | |
4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项目外联部 | |||
5 | 各类资质申报的及时性 | 按照计划进行 | 项目外联部 | |||
客户类 | 6 | 员工满意度 |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学习发展类 | 7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8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客户接待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运营类 | 2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客户接待部 | |
客户类 | 3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客户接待部 | ||
4 | 员工满意度 |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学习发展类 | 5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6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销售中心 | 财务类 | 1 | 销售计划完成率 | (实际销售额/计划销售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渠道线的销售收入 | (渠道线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大客户的销售收入 | (大客户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4 | 行业线的销售收入 | (行业线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5 | 核心产品的销售收入 | (核心产品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6 | 新产品的销售收入 | (新产品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7 | 老客户的销售收入 | (老客户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8 | 新客户的销售收入 | (新客户销售收入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9 | 回款率 | (已回收账款总额/应收账款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1 | 应收账款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应收账款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2 | 应收账款逾期率 | (逾期应收账款总额/应收账款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3 | 逾期3年以上应收账款比率 | (3年以上账款总额/应收账款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4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5 | 坏账率 | (坏账总额/应收账款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6 | 人均销售额 | (实际销售总额/区域人数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7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8 | 销售费用率 | (实际销售费用/销售费用预算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19 | 毛利率 | (销售收入-营业成本)/销售收入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客户类 | 20 | 客户满意度 | 满意度调查 | % | ||
运营类 | 21 | 人员编制控制率 | (实际人数/计划编制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22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销售中心 | ||
23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销售中心 | |||
24 | 制度体系等的建立、完善 | 按照计划进行 | 销售中心 | |||
学习发展类 | 25 | 核心员工离职率 | (核心员工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26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质量管理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客户类 | 2 | 客户对质量的满意度 | 满意度调查 | % | ||
运营类 | 3 | 质检工作及时完成率 | (实际质检次数/应完成质检次数)×100% | % | 质量管理部 | |
4 | 产品质量合格率 | (合格的产品数量/产品总数量)×100% | % | 质量管理部 | ||
5 | 开箱不良率 | (不良产品数量/开箱检查产品总数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6 | 制度体系等的建立、完善 | 按照计划进行 | 质量管理部 | |||
7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质量管理部 | |||
8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质量管理部 | ||
9 | 重大质量事故次数 | 按照实际发生次数计算 | 次 | 质量管理部 | ||
学习发展类 | 10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11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IT部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运营类 | 2 | 软硬件系统事故次数 | 按照实际发生次数计算 | 次 | IT部 | |
3 | 软硬件系统事故处理的及时性 | 按照延误次数计算 | 次 | IT部 | ||
4 | 项目费用预算的准确性 | [∑(实际费用/预算费用)]/项目个数 | 个 | IT部 | ||
5 | 项目完成的及时性 | 按照延误次数计算 | 次 | IT部 | ||
6 | 制度体系等的建立、完善 | 按照计划进行 | IT部 | |||
7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IT部 | ||
学习发展类 | 8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9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研发中心 | 财务类 | 1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研发费用增长与毛利率之比 | (研发费用增长比率/毛利率增长比率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新产品收入 | (新产品销售额/销售收入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4 | 研发费用率 | (研发投入费用总额/销售收入总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运营类 | 5 | 计划偏差率 | (实际周期-计划周期)/计划周期×100% | % | 研发中心 | |
6 | 流程符合度 | (1-不符合流程规范的项数/要求符合规范的项数)×100% | % | 研发中心 | ||
7 | 技术评审通过率 | (技术评审通过次数之和/提交评审次数之和)×100% | % | 研发中心 | ||
8 | 产品的生命周期 | 研发中心 | ||||
9 | 专利数量 | 申报成功的专利数量 | 个 | 项目外联部 | ||
10 | 重大质量缺陷数 | 按缺陷数量计算 | 个 | 研发中心 | ||
11 | 人员编制控制率 | (实际人数/计划编制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12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研发中心 | |||
13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研发中心 | ||
学习发展类 | 14 | 核心员工离职率 | (核心员工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15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产品中心 | 财务类 | 1 | 销售计划完成率 | (实际销售额/计划销售额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产品线毛利率 | (产品线销售收入-营业成本)/销售收入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运营类 | 4 | 产品需求准确度 | ||||
5 | 新产品立项率 | (新产品立项数量/公司要求的总数量)×100% | % | 研发中心 | ||
6 | 培训计划完成率 | (实际培训课时/计划培训课时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7 | 员工培训满意率 | 根据《满意度调查表》计算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|
8 | 产品的生命周期 | |||||
9 | 培训课程开发的及时性 | 按照延误次数计算 | 次 | 产品中心 | ||
10 | 产品资料的完整性 | 按照不完整次数、点数计算 | 次 | 产品中心 | ||
11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产品中心 | |||
12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产品中心 | ||
学习发展类 | 13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14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 |||
生产保障部 | 财务类 | 1 | 应付账款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应付账款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
2 | 库存周转率 | (销售收入/平均库存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3 | 采购成本占总成本比率 | (采购费用/总成本 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4 | 平均采购成本降低率 | (上年同期采购价-当年同期采购价)/当年同期采购价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5 | 部门费用预算完成率 | (实际部门费用/计划费用)×100% | % | 财务部 | ||
6 | 采购质量检验合格率 | (上年同期采购价-当年同期采购价)/当年同期采购价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7 | 供应商资料完整性 | 按照不完整次数、点数计算 | 次 | 生产保障部 | ||
8 | 库存盘点符合率 | 按照误差次数计算 | 次 | 生产保障部 | ||
9 | 盘损率 | (盘损金额/期初存货与中期进货的总金额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0 | 开箱不良率 | (不良产品数量/开箱检查产品总数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1 | 订单完成的及时性 | 按照延误次数计算 | 次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2 | 产品返修率 | (返修产品数量/发货数量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3 | 产品报损率 | (报损金额/库存总金额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4 | 1年以上仓储产品金额 | (1年以上仓储产品金额/库存总金额)×100% | % | 生产保障部 | ||
15 | 5S管理 | 质量管理部 | ||||
16 | 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 | 按照计划进行 | 生产保障部 | |||
17 | 各项工作开展的及时性、准确性 | 按照延期及误差的人、次计算 | 次 | 生产保障部 | ||
学习发展类 | 18 | 员工离职率 | (离职人数/员工人数)×100% | % | 人力资源部 | |
19 | 部门人均培训学时完成率 | 实际人均培训学时计划培训人均学时 | 人力资源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