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6日,由国内权威机构中国董事会网与中国数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“2024第十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”在北京隆重揭晓,国药股份、药明康德等十家知名医药企业跻身前十强。这份榜单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,凭借其专业性与权威性,在医药行业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议,成为衡量医药企业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重要参考。
一、医药行业人才需求背景
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,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,医药产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在政策驱动、科技进步、资本助力以及健康新经济升级等多重趋势的推动下,医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医药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主体,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。从研发创新到生产管理,从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高素质、专业化的医药人才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。
二、百强榜评选标准与人才导向
本次评选活动汇聚了众多经济学家、财经媒体从业者等组成的专家评委会,以在沪深主板、中小板、创业板及新三板上市的医药企业为基础,从国家宏观政策引导、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财务指标、营销管理指标、创新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核。特别关注了国家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支持政策,如“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顶层设计落地”,以及对创新药械技术的临床应用给予政策倾斜,确保评价体系科学理性、评选程序客观公正。这表明,评选标准不仅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表现,更强调企业在创新研发、人才培养、政策响应等方面的能力与潜力,为医药企业的人才战略指明了方向。
三、上榜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分析
(一)创新药研发企业
以药明康德、泰格医药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研发企业,在本次榜单中表现突出。这些企业深知创新是医药行业的生命线,因此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不惜重金。一方面,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,包括药学、生物学、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,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;另一方面,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,通过内部培训、学术交流、项目实践等方式,不断提升现有研发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。同时,这些企业还注重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,开展产学研联合项目,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,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。在激励机制上,采用股权激励、项目奖金等多种方式,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,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,推动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产品。
(二)医疗器械企业
迈瑞医疗、联影医疗等医疗器械企业在榜单中也占据重要位置。医疗器械行业对技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,因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。这些企业通常会招聘大量电子工程、机械制造、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,组建跨学科的研发团队,以满足不同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需求。在生产环节,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质量控制人员,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。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,医疗器械企业除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外,还会注重工作环境的优化和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。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,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;同时,制定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,让员工看到个人发展的希望,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。
(三)传统医药企业转型
云南白药、东阿阿胶等传统医药企业在榜单中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排名。面对医药行业的变革与挑战,这些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,加大在人才方面的投入。一方面,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,招聘具有市场营销、品牌管理、企业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,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;另一方面,注重传统医药工艺的传承与创新,培养一批既懂传统医药知识又掌握现代制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,推动传统医药产品的现代化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。此外,这些企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,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营销经验的人才,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四、榜单对医药行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启示
(一)强化人才战略规划
医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,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规划。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对各类人才的需求,提前布局人才储备,确保企业在关键时期能够拥有足够的人才支持。同时,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,及时调整人才战略,使企业的人才结构与行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。
(二)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
医药行业涵盖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管理等多个环节,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体系。企业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,还要重视管理人才、营销人才、服务人才等的全面发展。通过打造多元化的人才队伍,形成协同效应,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。例如,在研发环节,除了药学、生物学等专业人才外,还需要引入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,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;在销售环节,除了传统的医药销售人才外,还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营销、电商运营等技能的人才,拓展销售渠道。
(三)注重人才培养与发展
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,为员工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培训机会。针对不同岗位、不同层次的员工,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,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同时,要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,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。通过内部轮岗、项目锻炼、导师制等方式,让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,提升自身的价值。此外,企业还应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,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和时间支持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(四)优化人才激励机制
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。医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员工的需求,设计多样化的激励方案。除了传统的薪酬福利外,还可以采用股权激励、项目奖金、绩效奖励等方式,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贡献进行及时的奖励。同时,要注重精神激励,通过表彰先进、树立榜样、提供荣誉称号等方式,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。此外,企业还应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,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,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
(五)加强人才合作与交流
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合作与交流。企业应积极与高校、科研机构、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、学术交流活动、人才培训计划等。通过合作与交流,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,吸引优秀毕业生和科研人才加入;同时,还可以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反馈给高校和科研机构,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,推动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。此外,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与交流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应对行业挑战,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。
五、结语
2024第十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的揭晓,不仅展示了医药行业的优秀企业风采,更为医药行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。在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的战略地位,通过科学的人才规划、多元的人才体系构建、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、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及广泛的合作交流,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人才队伍,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医药行业的繁荣昌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2024第十届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
医药行业的人力资源发展